[講座名稱] “火眼金睛”的紅外光譜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
[主講教師] 甘建紅
[針對年級] 預初
[開設時間] 第7周周二15:05-16:15
[開設地點] 公共教室A102
[講座簡介] 三聚氰胺奶粉,云南毒米線,福喜腐肉中的麥當勞事件,這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讓我們意識到,科技不發展,檢驗技術不更新,貪婪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害和災難。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和數學等在紅外光譜中的應用,紅外光譜發展二階導數圖譜和二維相關圖譜,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純化合物官能團表征,對混合物能進行產地,真假及含量鑒定,比如真假冬蟲夏草,真假燕窩,劣質奶粉鑒定。本次講座拋棄深奧理論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紅外知識,讓大家意識原來打假如此簡單。
[聽后感]
第七周的周二是講座活動,我對這次的講座活動的主要興趣在于“紅外光譜”的應用。紅外線是在可見光范疇之外一種光線,老師為我們介紹了紅外線在食品安全中的運用方法,我覺得很神奇。通過一個小小儀器掃描出來得出結論的圖,竟然能一目了然看出食品含糖,含脂肪的含量,實在不可思議。其中的確有些枯燥的東西,讓我云里霧里的,但這些都讓機器去做了,我們只需要看著圖上的一個要素——峰,就能看出含量。圖建立在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上,橫軸代表含的物質,縱軸代表代表含量,只需看橫軸上峰的高低,就能看出物質含量,簡直與看圖說活沒什么兩樣。能把食品安全復雜的檢驗過程化簡為如此簡單,我在心中贊嘆不已。同時,我想到了科學課的水質調查:如果能結合這項技術把水質結果顯現出來,一定是完美的。這次講座,讓我受益匪淺。(18屆 崔益來)
我參加了“火眼金睛”的紅外光譜在食品安全中的應用講座,感觸良多。21世紀的中國,到處都是食品安全的危機,三鹿奶粉、福喜腐肉等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,盡管都受到了懲罰,但在我們身邊不知還有多少的有害食品…… 紅外光譜儀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,它自從于1940年問世后就在有機化學研究中廣泛應用,可以精準地通過圖像來呈現一個物質的組成結構,有了紅外光譜儀,不法食品商家再也猖狂不起來了。隨著我們的科技不斷的發展,我們一定能發明出更好的紅外光譜儀,保障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。(18屆 胡藝騰)
紅外光譜在食品安全的應用很大,這次講座讓我們大家明白這種檢測的巨大潛力及其應用價值。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各種不同波形代表的不同成分及其使用方法,如放大分辨率、立體圖,這兩種方法讓紅外光譜更精準判斷成分。總體而言本講座還是很不錯的,用了很多圖表以直觀表示紅外光譜對成分分析的作用,讓同學們很容易理解。(18屆 劉弘毅)